痔疮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肛门部位黏膜下及肌层的静脉回流障碍、淤积、曲张所致的单个或数个静脉结节。按痔疮的发生部位以齿状线为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上,大便时可脱出或不脱出肛门,但常伴有便血;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在齿线下。不能送回肛门,不常出血;混合痔则在齿状线附近,具有内痔、外痔两种特性。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大肠素积湿热,或过食辛辣之物。或久坐久立,致使湿热内生,经络受伤,浊气瘀血下注肛门,发为痔疮。
【概述】
【常见病因及症状】
肛门脱出肿物,肿胀疼痛,时而便血。内痔生于肛门内(齿状线以上),外痔生于肛门外(齿状线以下),混合痔则生于肛门内外。若便血反复出现,可导致贫血而出现头晕,目眩、乏力等症状。痔疮日久不愈,又可形成痔核、痔漏。
【病因分析及鉴别】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局部患处 | 10-15 | 艾条悬灸 | |
承山 | 42-48 | 40 | 双穴 | |
二白 | 42-48 | 50 | 左右共四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局部患处 | 10-15 | 艾条悬灸 |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局部患处 | 10-15 | 艾条悬灸 |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
膻中 | 45-50 | 40-50 | 单穴 |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局部患处 | 10-15 | 艾条悬灸 | |
百会 | 45-50 | 30-40 | 单穴 | |
涌泉 | 45-53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用甘露水涂抹局部患处,然后用艾条悬灸10-15分钟。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