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又称呆痴,是指神情呆滞,智能低下,是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的表现。常见于西医学的老年痴呆、小儿脑瘫等病。
痴呆一症,古人有“文痴”、“武痴”之分。痴呆伴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坐如木偶,沉默寡言,善悲欲哭者,称为“文痴”;痴呆伴有狂乱无知、骂詈呼叫,不避亲疏,弃衣裸体.逾垣上屋者,称为“武痴”。属于狂症.不属本篇讨论范围。
(l)气郁血虚:呆滞如愚,精神恍惚,频频叹气,悲伤欲哭,胸胁胀闷,虚烦不眠,舌质淡,脉弦细.
(2)湿痰阻窍:精神抑郁,表情呆钝,喃喃独语,或默默无言,闭门独居,不想见人,胸闷呕恶,口多痰涎,舌苔白腻,脉沉滑。
(3)髓海不足:发育迟缓,智能低下,呆滞愚笨,骨软痿弱,囟门迟闭,步履艰难,发稀齿少,怠惰喜卧,舌质淡,脉细弱。
(4)肝肾亏虚:目光晦黯,言语迟钝,四肢麻木,举动不灵,头晕目眩,腰膝痠软,耳鸣耳聋,手足心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1)气郁血虚痴呆与湿痰阻窍痴呆:前者为虚实挟杂证,后者为本虚标实证。湿痰阻窍痴呆,多因水湿内蕴,湿聚成痰,上蒙清窍,致使神情呆顿.其临床特点是:痴呆时轻时重,不易完全恢复。且必见湿痰征象,如静而少言,或默默不语,头重如裹,倦怠无力,胸闷呕恶,泛吐痰涎,苔白腻,脉沉滑。气郁血虚痴呆,多因胸怀不畅,肝郁克脾,或由大惊卒恐,气血逆乱,以致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痴呆不语。其临床特点是:痴呆突然发生,多与情志不畅或突受精神刺激有关。一般病情严重,但持续时间较短,经过治疗可以较快恢复。兼见肝气郁结,心脾血虚的征象,如胸胁胀闷,太息,面色咣白,神志恍惚,心神不宁,悲忧欲哭等表现。
(2)髓海不足痴呆与肝肾亏虚痴呆:二者皆为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髓海不足痴呆,则多缘于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近亲配偶,或遗传缺陷,致使脑髓发育不良,而成痴呆。其特点是神情呆滞,齿发难长,骨软痿弱,息惰嗜卧,舌淡脉细。多见于小儿,智能低下开始并不明显,往往随着患儿年龄之增长,智能障碍则逐渐表现出来。肝肾亏虚痴呆,多见于大病、久病。因邪气久居,或热毒深入下焦,劫伤肝肾之阴;或年高体衰,肝肾不足,神失所养,则默默寡言,呆钝如痴。其特点为智能低下常进行性加重,初期记忆不佳,反应迟钝,言语颇倒,其后可发展成白痴,兼见有关节屈伸不利,四肢麻木,语言迟钝,面色憔悴,两目无神,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