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黄

返回上一页 返回首页
【概述】

面黄,指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的病色。本症病位在面部,多由脾胃气虚、脾虚湿阻、营血不足所致。面黄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贫血、小儿疳积等疾患。

【常见病因及症状】

(1)脾胃气虚:以面色萎黄,饮食不香,少气懒言为证候特征。伴有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
(2)脾虚湿阻:以面色萎黄而浮,四肢肿而困重为证候特征。伴有食少腹胀,倦怠无力,语声多重浊,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质淡而体胖或有齿痕,苔滑腻,脉缓无力.
(3)营血不足:以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肢麻为证候特征。伴有神疲乏力,声低气短,妇女经来量少,延期甚或闭经,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病因分析及鉴别】

(l)脾胃气虚面黄与脾虚湿阻面黄:前者由于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致损伤脾胃而气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肤失养,故面色萎黄。后者由于外感湿邪,或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停滞,气血不运所致。二证均有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胃虚弱的表现,脾虚湿阻面黄伴有水湿阻滞之症,以面浮肢肿,四肢肿而困重为特点,伴有食少腹胀,倦怠无力,语声多重浊,大便溏薄,小便短少。
(2)营血不足面黄:本证多申于各种原因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或七情过伤,营血暗耗等因素,故而面色萎黄。除面色萎黄之外伴有头晕目眩,心悸肢麻,神疲乏力,声低气短,妇女经来量少,延期甚或闭经,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