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即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全程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的总称。常由年老体弱、妇女产后劳倦、小儿经常啼哭及慢性腹泻、便秘努挣.百日咳、排尿困难等所致。主要因为营养和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肌肉张力不足,直肠周围组织松软和造成腹压过高的疾病所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小儿,久患痔疮、久痢、久泻之人。
婴儿时期。身体发育末完全,若久痢、久泻,脾气亏损常可导致脱肛,老年人则因中气不足,液亏便干所致。
【概述】
【常见病因及症状】
本症由于湿火下注的痔疮和便秘努挣所致者属实证,症见肛门脱出,大便秘结,肛门红肿,甚或作痒刺痛;由于久病体弱,劳倦内伤。久泻不止,正气不足,气虚下陷而不能摄纳升提者属虚证,常见肛管脱出,每遇咳嗽、喷嚏、行路、劳累均可发生,伴乏力,少气懒言,神倦,面色萎黄,纳差。
【病因分析及鉴别】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百会 | 45-50 | 30-40 | 单穴 |
长强 | 45-50 | 50 | 单穴 |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天枢 | 48-52 | 60 | 双穴 |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脾俞 | 48-52 | 60 | 双穴 |
上巨虚 | 42-45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