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俗称歪嘴风)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位于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受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的影响,亦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引起急性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面神经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较易发病。
中医称面瘫或口眼㖞斜,认为本病多因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筋脉,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
【概述】
【常见病因及症状】
风寒者多有受凉因素,如冷天坐摩托,夏日对一侧面部吹风扇或空调过久等;风热证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耳后微痛。起病突然,在发病前可有耳后疼痛症状,很快发生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面部表情动作和随意动作均不能做,漱口、饮水从患侧口角外流,进食时,食物停滞于病侧面颊与牙齿之间,病侧流泪。病侧沟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甚至不能闭合。病侧口角低。人中偏向健侧。鼓气、吹哨时,病侧漏气。病侧不能皱额、蹙眉。
【病因分析及鉴别】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颊车 | 42-48 | 50 | 患侧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疼痛点 | 42-48 | 5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曲池 | 45-48 | 40 | 双穴 |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太阳 | 42-48 | 40 | 患侧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