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呈隐匿起病,缓慢进展。震颤麻痹的病变原因是大脑和中脑的黑质纹状体变性,引起神经介质多巴胺减少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颅脑损伤、脑炎、脑动脉硬化及一氧化碳、药物中毒等,产生与震颤麻痹类似的症状,这些统称为“帕金森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祖国医学称之为“颤症”、“颤振”、“振掉”等,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阳气虚衰、筋脉失其濡养与温煦而致病。
【常见病因及症状】
主要症状是肌震颤、强直和情感性与随意运动减少。气血不足见乏力,易疲劳感,伴头晕眼花,劳累后加重,爪甲不荣;肝肾亏损者年龄较大,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血瘀经隧病人病史长,有不同程度的头部外伤史,肢体震颤严重,病人常年卧床。
【病因分析及鉴别】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食窦 | 42-48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百会 | 45-50 | 30-40 | 单穴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
涌泉 | 45-53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6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足临泣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7天 | 肩井 | 45-50 | 40-50 | 双穴 |
曲池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