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时发生四肢麻木、抽搐,经后即愈,呈周期性发作者,称为“经行抽搐”。经行抽搐应当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抽搐相区别。
【概述】
【常见病因及症状】
(l)血虚:经行肢体抽搐,程度较轻,伴有麻木,经后恢复正常,其月经量多,色淡,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滑无力。
(2)肝郁血虚:经期情绪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发作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乏力,肢软,大便秘结。舌质黯红或稍淡,苔少,脉细弦。
(3)风痰:经期胸闷恶心,头晕目眩,继而四肢抽搐,不省入事,舌苔白腻或薄腻,脉弦滑。
【病因分析及鉴别】
(1)血虚抽搐与肝郁血虚抽搐:前者系因素体血虚,加以经期失血,肝血益虚,筋失所养而致;而后者则缘于忧思抑郁,肝气郁滞,郁久伤及阴血,以致筋脉失养,发生抽搐。
辨证要点为:血虚抽搐,证见肢体抽搐,麻木,抽搐时间短暂,并兼见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软无力等血虚症状。肝郁气滞抽搐,一般在发病前多有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等,发病时四肢抽搐,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肢软,乏力,患者多有脏躁病史。
(2)风痰抽搐:多由素有风痰,经期正气较虚,风痰内扰,壅闭经络所致。证见经前胸闷恶心,头晕目眩,全身疲劳,继则四肢抽搐,不省入事,舌苔白腻,脉弦滑。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