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阴道中排出一种黄色黏液,稠黏而淋漓不断,间或微有腥臭,称为黄带。本症多是由于脾湿下注而化热,湿热蕴结任脉,或感染病虫所致,临床上主要有湿热和气虚两种证型。
本症多见于阴道、宫颈及盆腔炎症性疾病,也可由内分泌失调、宫颈宫体肿瘤等引起。上述疾病均可参照本症论治。
【概述】
【常见病因及症状】
(1)湿热;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有臭气,外阴瘙痒,或有刺痛感,每逢经期症状加重;或带下稠黏如脓,有秽臭气,小腹坠痛,小便觉热,舌苔薄黄,舌质红或正常,脉濡数。
(2)气虚:黄带日久不止,量多而稀薄,色浅黄无臭气,月经周期不准,经期多延长,腰痠腿软,食欲不振,面部及下肢或见浮肿,舌苔薄白,脉虚缓。
【病因分析及鉴别】
湿热黄带与气虚黄带:湿热黄带,多缘脾湿下注,郁久化热,湿热壅结任脉,或感染病虫,虫蚀阴中所致;气虚黄带则因黄带日久不愈,脾气益虚而引起。其辨证要点为:湿热黄带,带下色深,质稠气臭,兼有小腹坠痛或阴道刺痛、小便觉热、苔黄、脉数等。而气虚黄带则带下色浅,质稀无臭,并兼有腰痠腿软,纳少浮肿等症状。湿热黄带治在清热利湿,排脓止带;气虚黄带治在补脾益气,升阳止带。
【应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