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

返回上一页 返回首页
【概述】

口疮又称口疳,是指口腔黏膜上发生表浅如豆大的溃疡,故又称口腔溃疡。现代医学称之为口腔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多因过食辛辣、厚味或嗜饮醇酒,以致心脾积热,复感风、火、燥邪,热郁化火,循经上行,客于口腔而发;或因口腔不洁,或损伤、毒邪乘机侵袭,使口腔黏膜腐败而致病。虚证多因素体阴虚,加上病后或劳累过度亏耗真阴,伤及心肾,虚火上炎于口腔而发病;或由急性失治,转化而成;或阳虚、津液停滞,寒湿困于口腔而致。

【常见病因及症状】

唇、颊、齿龈、舌面等处黏膜出现黄豆或豌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的黄白色溃疡点,中央凹陷,周边潮红,兼有发热、口渴、口臭。虚证则此愈彼起,缠绵不愈,口不渴饮,不发热。

【病因分析及鉴别】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关元48-5450-70单穴

涌泉45-53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肾俞47-5350-70双穴

太溪45-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内关42-4740-50双穴

三阴交42-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涌泉穴配灸大夫口腔溃疡贴效果更佳。

【应用讲解】